当前位置:

浅议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建议及对策

作者:唐赋国 编辑:李庆石 2017-02-28 18:52:17
时刻新闻
—分享—

  防范和减少社会矛盾发生是新形势下我们党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巩固,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环境的基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从源头上防范和减少社会矛盾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了一些探讨和思考。

  一、当前社会矛盾产生的深层次原因

  从总体上说,目前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但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各类社会矛盾纠纷频发,尤其是一些地方发生了由社会矛盾纠纷引发的较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社会矛盾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历史遗留问题浮现。社会矛盾纠纷的产生,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因素。以双牌县为例,双牌县位于湘南边陲,永州中部,1969年从周边零陵、道县、宁远的"边角废料"拼凑而成。西还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州县接壤,全县总人口18万人,系"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林区县。一是边界线长,山林权属纠纷多。该县地域广阔,历史遗留的县际林地勘界不明,加之山区权属纠纷证据固定难、时间跨度久等,此类问题的处理难度非常大,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甚至群体性械斗时有发生,轰动全省,震惊全国的林业恶性案件也曾在此发生。1979年该县打鼓坪林场双丰村村民闹事,打伤公安干警和保安人员20多人,抢走枪支24支,一万米木材被哄抢一空,一个不足16万人的小县,发案率坐上了全市头把交椅;二是水淹区移民遗留问题多。双牌水库1961年建成,库区涉及5个乡镇3万多人口,水淹区群众目前生产生活条件差,群众致富的先天条件不足。因此,涉及移民安置、就医、入学、生产生活、养老等民生问题诸多,此类矛盾纠纷引发的信访问题层出不穷。

  2、群众利益受损。改革开放30年特别是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但目前还处于经济转型和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各类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涉及征地拆迁、环境污染、社会保障等社会问题增多,引发个体、群体矛盾纠纷不断增多。如双牌县富宁公司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社会矛盾纠纷使县乡两级政府症结难解,该公司系高污染企业,自投产以来,当地群众强烈不满,先是部分群众到县调处中心、县环保局上访,后发展几十名群众到县委、县政府集访,公司与当地群众"小闹天天有,大闹三六九",最后酿成绑架人质的恶果。

  3、信访渠道不畅通、干部工作责任心弱化。现实告诉我们,社会矛盾产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信访渠道不畅通、干部的工作作风不实,一些党政干部对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重视不够,对一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不力,群众有困难求助无门,导致小事拖成大事,一般的信访问题拖成大的社会矛盾纠纷。有的对群众通过正当渠道反映的问题和诉求漠不关心,解决问题效率低,甚至轻言群众维护正当利益的上访、申诉是"刁民"闹事;有的政治敏锐性不强,工作方法简单粗暴,能够用经济手段解决的问题却付出高昂的政治代价,能够用理性方式、正常程序解决的事情却以激烈对抗的方式了结。如甘肃陇南事件中,本来是30多名群众前往市委门口想见市委书记,以期解决受市行政中心搬迁影响的群众日后生活问题。而市委书记机械地按《信访条例》要求他们选派5名代表才接待,始终不愿见来访群众,致使事态恶化,不法之徒趁混乱失控局面下焚烧了市委办公楼。

  4、社会管理失控。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社会管理的对象、范围和方式均发生了变化。一些基层政权组织不能适应所面临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缺乏在新形势下有效管理社会的能力,组织力和号召力不强,尤其是对社会闲散人员缺乏有效管理。这些社会闲散人员中的利益受损者,遇到可利用的时机和场合,往往采取过激行为,发泄对社会的不满。再加上一些基层政权组织软弱,社情民意无法上达,群众聚集情况无人报告,一些社会闲散人员趁机围观并乘机闹事。

  5、舆论引导不力、处置决策失误。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一此地方发生社会矛盾,甚至群体性事件,党委政府的舆论宣传却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既不能适时发布新闻消息抢占先机,第一时间讲明真相,对群众加以引导,又不能及时澄清或封堵处理各种虚假信息,致使群众不辨真伪,往往跟着谣言和感觉走,容易发生从众和仿效。如贵州瓮安事件,女中学生尸体在县城大堰桥边停放7天时间里,谣言和各种传闻满天飞,甚至许多群众持手机拍照,相关信息很快在互联网上传播,导致不明真相的群众对政府不满。而公安机关对案件的调查处理意见,被互联网上铺天盖地各种信息所淹没,群众不相信和接受真实结果,最后给矛盾的妥善处置带来难度。再加上一些较大的矛盾纠纷,看似瞬间爆发,实际上都经历了"民意-民怨-民怒"的过程,并非无法预警和先期控制,对客观存在的矛盾纠纷反应迟钝,信息失真,行动迟缓,处置失当,坐失良机,致使矛盾纠纷朝着"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方向发展。

  二、社会矛盾防范化解的重要意义

  在社会前进发展的进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社会矛盾,必须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工作的重要意义。

  1、化解社会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在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只有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和谐稳定就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犯罪分子和敌对势力就没有可乘之机。只有积极化解社会矛盾,我们才能在维护稳定工作中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认同,才能牢牢掌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主动权。以双牌县为例,近几年来,我们重视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维护了全县的社会政治大局稳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已连续五年荣获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自2009年以来,已连续二年进入全省平安县区行列,在全省社会治安民意调查中,综合得分进入全省前15名,排永州市第一位。

  2、化解社会矛盾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社会矛盾化解不了,就会积累甚至激化,社会难以稳定,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努力化解社会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一切消极因素,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各项事业竞相发展。双牌县是一个典型的林区县,区位优势不明显,交通等硬环境不"硬",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我们重视化解社会矛盾,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的软环境不断得到优化,促进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目前,全县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来势喜人,一大批客商纷纷来双牌投资兴业,近二年,全县引进外资超过20亿元人民币,是前5年的总和。投资6亿元的五里牌电站建设如火如荼,如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下属的南方工业投资公司经过考察,拟定在双牌县先期投资南岭民爆本部扩产和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整个项目总投资约40亿元。主要看好双牌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双牌投资放心、安心。

  3、化解社会矛盾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需要。群众利益无小事,当前的一些社会矛盾,表面上看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实际是群众对党和政府公平协调利益关系的诉求,如果不及时化解,往往会发展到党群干群关系紧张的局面,甚至造成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对立。处理好了,则会形成一种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双牌县近几年化解社会矛盾后产生的社会效果非常明显,县委、县政府大的决策全县上下积极拥护,诸如县城北扩、二广高速连接线、城北大道建设,涉及征地拆迁等问题,相关村组群众顾大局、听从县委、县政府的统一指挥,没有发生群众堵工、堵路等影响工程建设的现象,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三、防范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对策及建议

  防范和减少矛盾是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面临的重大考验,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形象,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我们应积极应对社会矛盾纠纷多发的现实挑战。标本兼治,进一步提高预防和减少矛盾的能力,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1、创新工作思路,切实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希望诉求得到解决,这也是社会矛盾的萌芽期,如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就不会造成越级上访及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因此,一要畅通信访渠道。目前引发信访突出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部门推诿,群众诉求无从反映,反映后也没有得到较好解决。因此,要整合资源,创新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积极高效化解矛盾。如双牌县从2007年开始将县维稳办、信访局、联席办、调纠办和司法局部分具有人民调解职能股室等七个部门合并,在保留以上部门原有牌子的同时,在全省率先组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今年又加挂了群众工作部的牌子,不论什么矛盾都可以在中心进行诉求和调处,真正做到,接待群众在中心、解决问题在中心、问题终结在中心。中心成立后,直接到县委、县政府集访的少了,找领导缠访闹访的少了,越级上访的少,该县连续二年跨入全省平安县区行列,自去年以来,实现了进京上访零挂号;二要贯彻落实党的政策,让群众信赖。引发群众上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地方、一些部门落实政策不到位、有偏差,要充分发挥政策在解决信访问题中的杠杆作用,要通过落实政策,使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妥善解决,让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沐浴到政策的阳光,让信访群众信赖党、相信政府;三要坚持依法处访,让群众信服。坚持依法按政策办事是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的基本原则。要强化法制宣传教育,保护合法上访,制止违法上访,引导上访群众依法、逐级、有序、文明上访;四要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让群众信任。各级各部门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无论是群众反映的哪方面问题,都不能推诿、不能回避、不能迟疑,务必使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真正树立起党和政府工作的威信。

  2、掌握社情民意,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民意是执政党最可贵的政治资源,是群众情绪和诉求的"晴雨表"。尊重民意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要进一步增强基层干部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健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建立并完善协商机制,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打造成本低,覆盖广、效率高的民意汇集渠道。认真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依靠党的政治优势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 的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和重点问题研究清楚,切实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各类矛盾纠纷累积叠加,防止事情闹大才引起重视,防止"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成为一种常态,防止敌对势力或黑恶势力插手利用群众性事件制造事端,避免以高昂的政治代价、社会成本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3、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增强社会和谐因素。要进一步提高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及依法处理各种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履行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要建立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出台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措施、改革方案和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前,应做好科学评估论证,充分考虑并尽量满足不同群体的合理利益诉求,力求取得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要重视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统筹考虑发展速度、改革力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防止出现"政策一出台,矛盾跟着来"的被动局面,防止因改革措施不慎伤及群众利益底线,防止行政处罚过滥过重伤害群众利益,防止把改革成本和补偿代价推向社会和普通群众,激发各种矛盾,影响社会稳定,在执法涉及困难群体时,要善于疏导,尊重其权益、关心其生计,以赢得广大群众的支持与配合。

  4、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要认真研究、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和服务群众的本领。大力发扬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与群众交朋友,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水平。要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对上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统一起来,爱民、利民、为民着想,依法、公正、公平办事。进一步提高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讲话让群众"听得进";进一步提高依靠群众、贴近群众的能力,交往让群众有"亲近感";进一步提高准确把握群众心理的能力,处事让群众"信得过";进一步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执法让群众"心理服"。对于一些基层干部"走读"工作生活现象,有关部门要综合研究,制定符合实际干部交流管理措施,避免出现发生群体性事件时领导干部不能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5、完善预警机制,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要建立和完善群体性事件预警机制,制定符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处置群体性事件预案,加强公安特警队等专业处置力量建设,规范处置指挥工作,并适时进行模拟训练和演练,特别是要不断提高基层领导干部和有关执法部门发现、判断、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对未影响社会秩序、社会稳定的群体聚集活动,有关部门要用行政、经济的办法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使用警力,不得用强制手段解决利益问题,以避免激化矛盾。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党政领导干部和公安部门应在第一时间赴赴现场,坚持慎用警力、慎用警械警具、慎用强制措施,正确区分大多数群众反映诉求的正当行为与少数人无理取闹、企图借机滋事行为的界限,正确区分群众的过激行为与违法犯罪的界限,维护社会治安,控制事态发展,防止升级扩大。切忌把参与群众看成是"刁民"闹事,或者不讲原则,一味迁就,造成"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和"大闹大得利,小闹小得利,不闹不得利"的被动局面。对于发生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行为或境外敌对势力插手破坏的,公安机关应及时查处,依法打击,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6、善于引导社会舆论,形成良好舆论氛围。要高度重视舆论宣传工作在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在当今信息社会,发生群体性事件或其他重大事件,捂是捂不住的,封锁消息更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与群众利益相关的一些事件,如果不能满足群众的知情需要,谣言会满天飞,控制事态、处理问题的难度更大。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的要求,主动掌握话语权,发挥舆论宣传在理顺群众情绪、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需要和利益关切。探索建立群体性事件舆情分析通报制度,统一宣传口径,在第一时间由主流媒体"速报情况、慎报原因",及时发出真实声音。要建立一支素质高的维稳网评员队伍,针对恶意炒作,及时予以驳斥,要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对成为热点的群体性事件,应冷静分析处理,努力争取媒体支持,尊重群众知情权,掌握舆论主导权。


  (作者系双牌县委政法委副书记兼维稳办主任、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党组副书记兼常务副主任)

[编辑:李 石]

作者:唐赋国

编辑:李庆石

阅读下一篇

返回双牌新闻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