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记录党旗下的幸福生活 | 双牌:我到盘大岭村的这八个月

来源: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灵 编辑:蒋翔 2021-06-18 17:32:53
时刻新闻
—分享—

本网讯(通讯员 陈灵)省委党校结业后,经历几趟转车,我“入驻”到了双牌县五里牌镇红福田村,与扑面而来的陌生感撞了满怀。想想自那后已过了近八个月,本以为会很难捱,却不曾想也适应地很好。八个月,足以将一开始的懵懂转变成笃定,足以将初来时的孤独消化成前进的澎湃。

我逐渐习惯于在难得闲适的日光中去观察周遭,发现家长里短的吵闹中也暗藏着无奈与温情;也曾在寂静如水的长夜中去思索过往,感慨沧桑百年在这块热土上留下的痕迹。走进乡村,走过田野,在无数星光的照耀下,在那飘扬的党旗下,我看见新生活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搬”入新房子“迁”进好日子

我与盘大岭村安置点相遇在11月份,一个阳光明媚的晴天。盘大岭村,村如其名,是个坐落高山的山区村,受自然条件限制,盘大岭村村民居住分散,一户人家走到另一户人家有的竟要翻越一座山头。进村道路紧靠陡山深崖,路窄弯急,当党政办吴孙剑主任带着我七拐八扭绕着山路到达安置点时,从来不晕车的我下车后一阵反胃。

于是我问吴主任,“安置点怎么放在半山腰上?大家出村还是很不方便,易地扶贫搬迁发挥的效果似乎不是很明显。”“理想很饱满,现实很骨感。”吴主任沉默了一会告诉我。“你认为好的未必是老百姓想要的,这里的老百姓靠山吃饭,乡土情结重,他们不舍得离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地方,总还惦记着自己的那几亩地,更别说部分的瑶族老人,语言不通,无法沟通,所以开始的搬迁工作很难做。但你也感受到了,山路蜿蜒,当时住在山上的贫困户又几乎全是破旧摇晃的木质房,搬迁必须提上日程。”

图片

图丨山路路窄弯急

图片

图丨从前居住的房屋

“当理想与现实相撞,找到平衡的法则才是出路。”吴孙剑主任告诉我。碰壁之后,他们多处勘测、多方考虑,终于找到了现在安置点这个地方,它是几个山坳坳的汇集点,也是上下山的中转点,关键是在山区里,它是难得的一块平地。

解决好“迁”的地方,如何让人“搬”进来,大家又犯了愁。我们常说,山里的百姓淳朴,在你与他交心后,他会给予真情,但山里的百姓也复杂,有时的一份真心在他看来是别有所图,或仅仅只是表面现象。

因此,村镇干部逐户逐户做工作,从“乡里乡亲住在一起好有个照应”“将来孩子上学也更加方便”打感情牌;到“分配的安置房面积会考虑现在房子面积”“将一步步完善配套设施”,谈现实问题,针对语言不通的瑶族老人,邀请年轻人回家一同商榷,有的村干部还要求自家亲戚带头响应政策号召。经过一个月的苦口婆心,贫困户们终于感受到了村镇干部的真心实意,一户一户松了口。

图片

图片

图丨盘大岭村集中安置点

如今,盘大岭村集中安置点共有15户61人,其中有11户是瑶族村民。站在安置区正中心,“走出大山心敞亮,幸福不忘共产党”的标语格外耀眼。家门前老老少少搬着板凳、躺着摇椅、沐浴阳光、笑谈家常。我回头看,吴主任露出了满足的笑容,我想这幅其乐融融、怡然生活的和谐画面,便是对他们最好的嘉奖……

返程路上,我感觉责任在肩,心情格外沉重。我深知现在乡亲们安居下来了,但如何将前辈们的成果巩固好、发扬好,让乡亲们实现乐业,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今盘大岭村正在积极发展“冷水养鱼”项目,打造前种柑橘后种桃花的庭院经济,也许我能在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园找到新的思路与方向……

文化广场蕴含的“幸福密码”

结束一天的工作,休闲放松时,我总会到邀上三五好友相伴,漫步闲谈于五里牌村文化广场的步道之上。不一会儿,大妈们也不约而同聚在广场中心,在动感的音乐中,踩着欢快的节拍,迈着轻盈的舞步,缓解一天的疲劳。

五里牌村的文化广场位于五里牌集镇,占地面积约10亩,原是一块空地,镇里协同五里牌村村委会将它合理利用起来,建设成文化广场。经过一年的管理运营,小小的文化广场成为了群众休闲学习的场所。

图片

图丨建设中的文化广场

但一年前,乡亲们的休闲娱乐活动却十分有限。看电视剧、沉迷手机刷抖音成为晚间休息常态,更有甚者迷恋赌博与不健康的垃圾文化产物、不可自拔。如今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吃穿早已不成问题,脑袋的富足又成了村镇干部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城市化过程中,如何引导农民获得从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村镇干部考虑着也许文化广场会是不错的选择。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丨文化广场“扫黄打非”宣传栏

于是,文化广场应运而生,在发挥其应有之义上村镇干部也下了很多功夫。在文化广场左侧与原207国道交界处,矗立着的四块宣传栏很是醒目,走近一看,是有关“扫黄打非”的宣传内容。宣传形式以漫画为主,生动有趣,哪怕是小朋友也能看得懂、学得进去。

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也逐一安排,三校联合校园文化进集镇展演活动、“扫黄打非”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文艺巡演、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往往这时,偌大的广场就变成了“人从众”,乡亲们时而欢呼、时而鼓掌,大家在精彩的活动中逐渐领悟到新思想、新风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丨文化活动剪影

从家中“葛优躺”到相约文化广场跳舞、学习,从单纯娱乐到形成一种习惯……文化广场,让风景就在家门前,给乡亲们美满的生活增添更多的靓色。

当“乡风文明”成为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我们渴望有更多的文化设施建起来、管起来、用起来,渴望更多的文化人才愿意落脚乡村,渴望百姓在日常生产、平常劳作中感受到精神文化的力量,渴望更多的优秀地域文化、特色文化成为我们精神家园的力量源泉,而我相信,这一切的一切并不遥远。

我生在农村,长于城市,对于农村总有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近八个月的基层经历更让我了解农村的历史、中国的发展。

这八个月让我看到,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生活质量的提升,不仅体现在村民们住进了明亮宽敞的房子、吃上了精致可口的饭菜、物质生活上的改善,更体现在乡亲们有了更多的文化设施去他们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精神文化生活上的提升。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携手并行,构建着一个美好、理想的乡村实景。

作为一名基层的参与者和观察者,我希望用我的文字记录湖南农村最真实的面貌,记录无数共产党人为实现乡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美好新生活所撒下的辛勤汗水,记录最真实的感动瞬间。

如今时代已给予我们丰厚的馈赠,唯愿你我青年志无所限,各尽所能,用执着与奋斗助力新农村,用青春与热血礼赞新时代。

【二审:兰莉 三审:周凌文】

来源:双牌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灵

编辑:蒋翔

本文链接:https://www.spxrmt.com/content/2021/06/17/9543100.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双牌新闻网首页